横山准

只有老梗、老梗以及老梗

读书问卷2016-09-21

读书问卷

来自这里


1.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凯利·麦格尼格尔,畅销了不知道多久的畅销书。本以为这些都是鸡汤类,后来看到郝景芳在微博上推荐了同系列的一本、说是有知识基础在里面还算不错,就去看了。

信息量比较大,作者用各种事例或者说病例来表现压力给人能带来怎样的影响,更多是讲如何使压力成为正向动力,伴随着一些思考练习。因为有挺多需要“吸收”的内容,所以看起来和教科书一样累。到现在已经两周多了,还没有看完三分之一。


2.目前首推的书!

田中的《银英传》,可以说老少咸宜吧。小时候就看看星战、看人物。大点到我这个年龄就可以初步思考各种矛盾?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前五卷上升后五卷回落。人物个个有始有终,不会半截人设崩坏or智商骤降。就是要看很~长一段时间。


3.什么样的书有购入价值?

前两年我是个泛滥购书主义者,有点感兴趣就会买,买回来书架根本不够用还去买了个新的。占地方不说,大半碰都没碰过。现在才明白过来纸质书最大的开销其实是保存费用,所以经济独立前还是不要想“收藏书籍”了,想都不要想。

扯远了,有购入价值的书我想还是能反复拿起来看的那种,或者可以留下来给自己弟弟妹妹甚至是后代看的书。小时候看的儿童文学里面就说,“希望这本书是你成为老爷爷老奶奶还能给孩子拿出来读的一辈子的书”。无比赞同。


4.你认为哪本书是被过高评估的?为什么?

东野圭吾的《恶意》,本来畅销君的书大致都可以填到这个问题的回答里,但这里仅就其推理小说的性质上来质疑。

《恶意》是彻底的动机论。没有核心诡计可言,也没有我也很唾弃的叙诡。我想这书的成文过程就是顺着读者思维来,然后强行转折让读者猜不到。我想推理小说都有追求“让人无法猜到凶手/结局”的特性,但是有了之前侦探对线索的探寻的铺垫、后面才会有侦破(越公平的推理作家在这方面给读者的观感更好)。如果一部推理小说的主线是犯人那无迹可寻的动机或是“恶意”,那岂不是作者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了?没有逻辑的约束还怎么称得上是推理小说?


5.哪一本小说的背景让你觉得妙不可言?

其实有很多,只说今年内看的一个系列。我姑且把世界观当成背景的一部分来说了。查丽·恩·霍姆伯格的《纸魔法》《玻璃魔法》系列。魔法师学徒与一种物质定下契约后就可以施展魔法。听起来挺烂大街的,但是吸引我的是这里用的不是玄乎的金木水火土等元素,而是确定的一样物品,比如纸和玻璃。主角施展纸魔法要准备好厚度一定、按照一定方法折好的纸张,细化并现实化施展魔法的步骤,显得很有说服力而且平易近人。


6.迄今为止读过描写最生动的人物之一?

很容易跑题成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啊——而且我真的想不太起来,往往这些能体现作者笔力的角色都被那些我偏爱的角色覆盖掉了。再说,我也觉得能记得“迄今为止”读过的所有喜爱角色也很厉害了。


7.谈一谈若将上述人物放进上述背景会发生的故事。

好吧,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8.哪些书你读过一遍以上?

非常多。因为我的阅读思维非常懒惰、再加上很恋旧,所以喜欢的书基本都读过很多遍。读了5遍以上的书也不少了。要说最早的一本读过很多遍的应该是《文学少女》系列,有八遍左右。


9.第一次阅读和第二次阅读收获有何不同?

其实并不大,因为相隔时间并不长,再加上那时才初三、吸收力很强,书中的人物关系、剧情逻辑第一遍读下来的时候就理解得差不多了。所以第二遍读的时候感觉上差的并不多。第二遍的阅读过程最大的不同是整个系列的阅读顺序,第一遍的时候基本是倒着读过来的,相当于先读了结局再来看过程;第二遍则是正序。硬要说区别的话,对第一遍时不太喜欢的女二宽容了很多。

如果是问几年后的现在看的收获,关注点变得不太一样了。


10.有没有一本让你觉得“这他妈怎么这么对”的书?

艾勒里·奎因悲剧系列的每一本。


11.有没有一本并非皆宜,但非常适合你,或者某一个时段的你的书?

适合说不上,不如说是“能欣赏其中的浪漫主义”吧。

石田衣良的IWGP系列,简直是叛逆期青少年的福音。又帅气,又痛苦,又非常非常的浪漫。简直是自己目前所处状态的相对面,所以有莫大的吸引力。曾经有过恨不得去朝圣的一段日子,但现在已经是平常心了。


12.书里一见钟情的段落/句子/情节?

应该有很多,说一个最近的、再说一个以前摘抄的。

《斯佳丽》中,斯佳丽确信自己和瑞德无法和好如初后决心定居在爱尔兰,中途处理一些事务的关系回了一趟美国,船在查尔斯顿短暂停留了几个小时,斯佳丽走到甲板上并远远地看到了瑞德和他的新妻子,开船的时候瑞德也看见了她,然后举起帽子简简单单行了一个礼,船就开远了。这部续作使斯佳丽成长了不少,因此受到原作爱好者不少诟病,但我挺喜欢这种发展的。


“他感觉自己的一切情感随着苦笑化为温柔,暖洋洋地充满腹部。”

“然后夜晚会结束,早晨会到来。看不见星星的早晨,天空蓝得像是冰的颜色。冰冷的寒风吹开云朵,今天是寒冷晴朗的早上。”

出自《龙与虎》,感谢翻译。


13.书读到最激动的时候做过什么事?

在床上滚来滚去。用书捂住脸。流眼泪。站起来蹦蹦跳跳。


14.请列举出每一个时间段最热衷的作家,并谈谈这一变化。

小学期间应该是凡尔纳。那时我读过的书里,没有谁的故事对我来说更有意思了。无人岛,生存与探险,大炮俱乐部——怎么尽是些男人的浪漫啊?!决定了我后来对故事的“想象力”的高要求吧。

初中是艾勒里·奎因。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各种古典推理小说家,奎因是这些整体的代表,关键词是“逻辑”。

高中很混乱,各种东西都看得很多,没有固定的喜欢作家。读的主要是轻小说和日系推理。关注点逐渐移到“情感”“青春”“热血”上了,现在还几乎是主旋律。

大学以后阅读量锐减,开始喜欢读童话,心理年龄往回缩了= =,也是恋旧的表现。


15.哪本书的文风最深入你心?请用通感的方式描绘一下。

看的书大都是翻译过来的,导致我对文风一直都很钝感。喜欢实事求是的文风,一定要简洁、简洁再简洁,有一就写一。看过几篇辣眼睛的同人文,一上来就是冗杂的形容词,简直要晕了。另外,如果在简洁之上写出冷漠的感觉就更好了,像《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那样。

近几年觉得一些德语原著有这种简洁直白的特点,跟语言的特性有关系、蛮有意思的。


16.阅读的瓶颈期?

一直都处于几乎看不进去小说以外别的体裁的瓶颈期,仍在努力克服中。


17.读什么样的书用以放松?

某几本同人文和两本看到现在的儿童文学。


18.你读书最具功利性的目的?

“看我多屌”。就是这个吧,之前买了《失控》,到现在也只看了两页。但讲真,比这个更期待的是身边能跳出来在自己涉猎较广的领域甩开一大截的读者。


19.如何看待某些书简介吊人胃口,内容却远满足不了期待的现象?

不然烂书该怎么挣钱?

不然有人该怎么得瑟自己读书很多?


20.理想的装帧是怎样的?

不要图不对题就好。那什么请耽美画家来给江户川乱步集画封面还是算了吧。目前最接近理想的是上海译文的那一套纯色的软皮“译文—名著文库”。


21.在没有指定书目的情况下,挑书的步骤?

问身边一个口味很挑剔的朋友。翻微博几个关注者的推荐。

还没有的话会戳一个lofter的tag进去扫文。

但这些情况都很少发生,天知道我还有多少在list上的书都还没有看。


22.最想从事的与书相关的工作?

图书管理员。每天整理整理书架,给新书侧面打标签,都挺好的。大学做过图书馆义工,感觉是一项能让心境保持平和的工作。

如果再妄想一些的话,想当有川浩《图书馆战争》系列里面的图书管理员。


23.选一本读过的书,试写拟人。

这个不是很容易拟人成主角吗?!最近读的那本《自控力》特别像我们思修的老师,说的都很对、也很有亲和力,但就是没法认真听/读下去。


24.喜欢的作品中,同种类型差异最大的两本?

不提具体书了,就说作家吧。东野圭吾与一切本格推理作家。

对,这还建立在我确实不讨厌东野的基础上。

我对东野的怨念也是够大的了。


25.来介绍一本冷门的好书吧。

《小鹿斑比》的原著。里面有对我而言很新颖的思考自然与人关系、野生与驯养关系的主题,读了感觉对现在的自己也受益匪浅。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的话推荐指数还要高,对于我这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很少有和自然或者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这本书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吧。


26.请在1-12中任意挑选一个数字。用三个词形容这个编号所对问题中你提到的书。

10,是奎因的悲剧系列啊。

逻辑性,顶峰,衰老。


填到后面越来越不认真了。。。


评论

热度(2)